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真空不能传声.(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6)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3、声音的接听过程:(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1)声音的高低—-音调.①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 Hz。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 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还跟距发声体的 远近 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3)声音的品质——音色。①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② 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关.③ 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 0.1s。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