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一、关键术语解释 1. 资本结构:是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但是,对于资本结构的内涵,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1)股权结构,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将关注点导向企业财务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股东入资的结构方面。确实,企业的股权结构对企业的长期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有代价的企业财务资源的来源结构,主要是指企业所有者(股东)权益与贷款(也包括长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引起的负债)的结构和数量对比关系。将资本结构理解为有代价的企业财务资源的来源结构,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将关注点导向资本成本以及融资渠道的选择等方面.(3)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既包括企业负债总规模与所有者权益规模的对比关系,也包括企业各类债务(如短期、长期)占总负债的构成比例和所有者权益中各类股东的持股构成比例,以及所有者权益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这种理解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将关注点导向企业财务资源对负债的依赖状况。本书将企业的资本结构限定为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2.负债: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承担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负债仅限于那些企业承担的过去或现在已完成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未来的经济责任。 3.流动负债:是指那些应该在 1 年或者超过 1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其他流动负债等项目。 4。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 1 年或者超过 1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估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5。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一般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以及留存收益等两大类内容。 6。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企业会计的口径,在利润表中确定的税前利润,我国则习惯上将其称为利润总额. 7。应纳税所得额:又称应税利润、应税收益,则是指企业根据当时所实施的税法在用于纳税申报、缴纳所得税时确定的利润额. 8.临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额,并由此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