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时间的脚印第一课时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1、查字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填充、磨损、沉积、渗等重点词语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并能正确运用。教学手段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1、读词语(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2、词语讲解1、山麓(名):山脚下2、帷幕(名):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3、烘烤(动):由加热作用而使其(如面包)发脆、受热、变为棕色.4、砂轮(名):天然沙石制成的扁平圆石,它绕轴旋转,用以磨快刀具或使物件成形或磨光.5、平卧(动):平躺6、鹅卵石(名):小圆石,尤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7、法子(名):方法、办法。8、低洼(形):比四周低的地方.9、生成(动):(自然现象)形成;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10、浑浊(形):不清洁,不新奇,浑浊.11、填充(动):填补(某个空间)。12、海枯石烂(组):直到海水干枯,岩石风化成土。形容经历千年万年那么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13、腐蚀(动):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指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质。14、磨损(动):机件或其他物体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损耗.15、沉积(动):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所挟带的沙石、尘土等沉淀堆积起来。16、转眼(动):形容极短的时间。17、坚固(形):坚固;结实。18、经受(动):承受;禁受.19、渗(动):液体慢慢地透过或漏出。20、缓慢(形):不迅速;慢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2、预习课文。板书设计 第 3 课 时间的脚印1、解释词语 2、词语组词 3、用重点词语造句课后反思第 3 课 时间的脚印第二课时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根据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2、联系作者简述的道理,理解文章的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