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_第1页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_第2页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_第3页
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主讲老师 :__________ 编写:陈向行 课时: 2 人文素养目标导航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进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定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进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进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4)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进展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进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进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2)社会的进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展的终极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进展的作用。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人文材料富兰克林与避雷针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 世纪以前,人们普遍信任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但没被认同.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 年 6 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 二次备课序号37-38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后来,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有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 ,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