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金融会计国际化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招商银行副行长 陈 伟女士们,先生们: 资金在全球迅速地流动,资讯也在全球快速地传播,“会计"这一通用商业语言的国际化,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定结果.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提高国际间会计准则的可比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大卫·泰迪爵士曾经在上海呼吁“一体化的全球经济,需要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和趋同”。20 多年来,为减少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我国会计界在改进会计信息质量和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间的可比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开放、海外上市与金融会计的国际化是互为推动的。随着 2024年年底--中国入世后全面开放银行业最终承诺时间的临近,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和海外上市的步伐不断加快,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中国银行业进展的必定趋势.金融会计国际化的积极推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一、2024 新准则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方面意义重大2024 年 2 月 15 日是中国会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财政部颁发了 2024《企业会计准则》(简称“2024 新准则")。2024 新准则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一)2024 新准则的发布有利于金融企业的国际融资和国际交往。借鉴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政部在 2024 年 8 月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版和 2024 年 9 月发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四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2024 新准则推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等一系列直接与商业银行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2024 新准则的出台,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可以采纳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国际企业对话,方便了与境外投资人的沟通,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可信度,对资本市场的进展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海外上市及国际交往具有深远的意义。(二)2024 新准则提高了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相关性。金融业(以下主要指商业银行)经营的特别性,决定了风险或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其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很重要的一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