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为准确辨识危险源,评价其风险,进行风险分级,实施有效控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特制定本程序。3 定义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4 职责4.1 风险评价组织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公司的风险评价小组如下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成员:4.2 职责4.2.1 总经理应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4.2.2 副总经理积极参与风险管理;4.2.3 安全部部长对风险评价实施综合监督管理;4.2.4 各部门部长、工厂主要负责人、车间主任积极组织并参与风险辨识与评价管理;4.2.5 有关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到风险辨识与评价管理之中。5.工作内容和控制方法5.1 风险评价流程5.1.1 其评价流程是首先辨识风险、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从而找出风险度的大小,根据风险度的大小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对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宣贯传达,督促其落实。5.1.2 流程图首先辨识风险 f 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f 确定风险发生的严重性 f 计算风险度的大小 f 根据风险度的大小 f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f 对风险控制措►-施宣贯督促其落实。5.2 风险评价内容5.2.1 风险评价的依据:⑴ 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⑵ 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⑶ 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⑷ 合同规定;⑸ 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2.2 风险评价的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5.3 风险评价的范围5.3.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5.3.2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5.3.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5.3.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3.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5.3.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5.3.7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5.3.8 企业周围环境;5.3.9 发生变更时;5.3.10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5.4 风险评价的方法公司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根据公司生产特点,结合职工对风险分析方法掌握程度情况,公司在风险分析中,采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