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审计理论与方法——第四章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目录考情分析内容介绍内容讲解【考情分析】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审计程序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途径和步骤安排。不同的审计主体和不同的审计项目,由于审计目标不同,具体的审计程序也不同。每年考试都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分值 4 分左右。本章考试大纲对中级与初级审计师的要求相似,初级在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中仅要求了解。内容介绍第一节审计目标第二节审计程序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概述(一)审计目标的含义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是目的的具体化。审计目的取决于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二是审计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目标可以多样化。(二)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中的指导作用审计目标是审计的方向。不仅影响审计方案的制定,还影响审计的实施和报告。二、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目标通常可以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是指实施审计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是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所确定的审计目的。(一)总体审计目标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二)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上述总体审计目标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细化。具体审计目标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个别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相关项目审计时均应达到的目标;个别审计目标是按每个审计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只适用于特定的审计项目。财务审计项目,一般审计目标与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密切相关。审计的过程就是获取支持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的过程。例如,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及其金额 100 万,意味着管理层做出了下列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存在)(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计价和分摊)同时,管理层也做出下列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完整性)(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权利和义务)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包括:①存在或发生;②完整性;③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④计价和分配;⑤反映和披露。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可以归为三类:①对各类业务(交易和事项)的认定;②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③对报表列报的认定。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合理性2•真实性(没多计)3•完整性(没少计)《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