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朱自清,以他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春》中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背影》中至诚至真的人间亲情,永驻于我们美好的记忆,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篇文情并茂的美文一一《荷塘月色》。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名篇《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让我们品读朱老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有人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情感,具有跳跃性,需要我们用想象和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则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跟随作者的心灵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2 故都的秋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却把自己的感情富于其中,于是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不少散文正是因为如此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欣赏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一一《故都的秋》。(师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同为秋天,有的看到的是萧杀和凄凉,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和生机,为什么?眼中景,暗寓着心中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说到秋,我们很容易就联想起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秋的辽阔旷远,流丽飞动;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秋的清新自然,明净清幽。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秋以不同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她或秀美、或丰润、或幽远、或浪漫的风韵。在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一种怎样的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一同领略他笔下故都北平的秋味。3 囚绿记对于绿色,我们有一种由衷的热爱,因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看见了绿色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生机的磅礴。那么,当陆蠡面对绿色时,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陆蠡的《囚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