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科学管理)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可是据调查,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如何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了深入探讨。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心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课程进课堂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这里所讲的心理课程主要是指心理学常识、心理素质培养等具有针对性的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心理素质的基本知识,介绍心理素质培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和应对各种压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和心理调控能力,在挫折中学习与成长。(二)积极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将相同性质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与训练,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开设心理健康咨询门诊和心理热线咨询,使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发挥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开展学生“朋辈”辅导员的培训。(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增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有计划、比较系统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心理保健等有关知识的传授,使他们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可以开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以及集体咨询等方式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调适,掌握有关调节心理失衡的技能。要利用校刊、橱窗、板报、广播、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心理知识,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心理健康日”、“心理教育宣传周”等活动,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及宣传手段造声势,唤起大学生对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视。(四)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教育网络体系,进行网络心育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过程中的作用。网络心育可以通过发表心育文章、收发电子邮件、QQ 聊天、BBS、留言板互动留言等方式开展心理疏导,在网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同时,还可以设立教育网站,开辟“留言与回复”专栏,鼓励学生将心理困惑在留言栏中发出,然后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二、营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