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所不同 , 对男性肤质粗糙者 , 进针力度要大;对小儿、 老年人进针的力度要小。2 进针后握针柄的手是否换手 握针柄由穿刺者的个人习惯不同而定 ,怎样握都不会影响穿刺的质量 , 但进针后换手 (进针时握针柄一种姿势 , 刺入皮下后又换成另一种姿势 ) 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血管 , 因延长穿刺时间 , 这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之一。若要减轻疼痛 , 要在静脉上方进针 , 刺入皮下的同时 , 直接刺入血管 , 减少针头在皮下行走的时间。3 进针的角度 常规进针时 , 针头与皮肤呈 20°角 ,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 ,针头与皮肤之间角度大些 ,会减轻疼痛 ,所以针头与皮肤之间适宜的角度应是 30~ 40°。4 针头的大小、 是否锋利 输液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锋利 ,若发现针头钝 , 要重新更换 , 对不需快速、 大量输液的患者 ,尽量选择小号 (针头细 ) 的输液管为患者输液 , 以减轻疼痛。5 穿刺前要用力扎紧止血带 一是有利于静脉充分暴露 , 提高穿刺成功率;二是扎紧的止血带可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敏感性 ,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轻疼痛。[收稿日期 ] 2002-06-08[作者简介 ] 张燕辉( 1963-) , 女 , 大专 , 主管护师。浅谈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赵晓军 , 吕红玉(山东青岛空军疗养院一科 , 山东青岛 266071) [中图分类号 ] R4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1- 5639 ( 2002) 03- 0064- 02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人们社会观念及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使护理地位长期得不到提高。大多数人们对护理工作有较偏激的看法 ,认为护士只是医生的跑腿 ,只会遵从医嘱 ,简单的打针吃药 , 毫无技术可言 , 认为护理工作只不过是侍候人的活儿。以上偏见使护理人员不论在工作上 , 还是在心理上都有较大的压力及负担 , 再加上至今我国护理人员的地位仍无较大的提高 ,这都加重了护理人员在心理及思想上的包袱。1 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许多医院存在着 “重医轻护” 的思想 , 使护理工作得不到重视。护理工作被认为无前途、责任大 ,升迁发展和晋升学习的机会少 ,一旦医院发生人员变动或裁员时 , 护理人员则首当其中。这些都使护理人员无法安心工作 , 或得过且过 , 挫伤了她们的积极性及进取心 , 造成恶性循环。 每年由于护理人才的流失 , 造成护士短缺 , 使护士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