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措施摘 要:回顾 20 世纪中国近代的外交舞台,巴黎和会是我国第一次以胜利者的身份进行的外交,是我国外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探讨了顾维钧等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围绕着山东主权问题,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措施和技巧方法。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顾维钧等人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表现和思想,并讨论了此次外交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关键词:顾维钧;巴黎和会;外交措施目录一、 巴黎和会的背景二、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措施(一) 顾维钧生平(二)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表现1. 和会之前的准备2. 和会上的斗争 (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思想三、 顾维钧此次外交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结论 一、巴黎和会的背景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于 1919 年召开的谈判会议[1]。这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代表都是怀着各自的争霸野心和掠夺计划来参加巴黎和会的。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他们唇枪舌剑,争吵不休,台前幕后充满了激烈斗争[2]。 二、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措施 (一)顾维钧生平顾维钧(1888-1985 ),字少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人,近代中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一度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初入旧式私塾,后于 1899 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 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当时由于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在外交方式和手段方面都不如国外,所以在不对等待遇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民国时期外交中中国不断损失金钱和主权,专业的外交家是中国当时特别缺少,顾维钧自小就被父亲要求刻苦学习中国经书和八股文章,在小时候就已经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在新式学校中接触了很多留美回国的留学生,让顾维钧明白,走出中国去学习更多新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