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维扫描与3D打印在原位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修复对比及对固定方式、骨折复位的影响研究

三维扫描与3D打印在原位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修复对比及对固定方式、骨折复位的影响研究_第1页
三维扫描与3D打印在原位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修复对比及对固定方式、骨折复位的影响研究_第2页
三维扫描与3D打印在原位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修复对比及对固定方式、骨折复位的影响研究_第3页
三维扫描与 3D 打印在原位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中的修复对比及对固定方式、骨折复位的影响研究文章亮点:1 股骨髁周围具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腱附着,骨折后常会造成上述组织牵拉,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加强患者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促进骨折复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2 将三维扫描联合 3D 打印技术用于原位股骨髁骨折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能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利于骨折复位,能为临床原位股骨髁部骨折治疗提供方法。摘要背景:研究表明将三维扫描与 3D 打印用于原位股骨髁骨折患者中复位效果较好,能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透视次数。目的:探讨三维扫描联合 3D 打印在原位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固定方式、骨折复位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 年 6 月-2018 年 1 月治疗的原位股骨髁骨折患者 74 例作为对象,随机数 字 表 分 为 对 照 组 ( n=37 ) 和 观 察 组(n=37)。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三维扫描下完成骨折内固定,观察组采用3D 打印技术完成骨折内固定,术前采用Mimics 软件对骨折部位进行重建、复位,采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模型完成术前设计。术后对患者进行 12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参数、固定方式、关节功能、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和结论:①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透视照射次数,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L”型髁钢板、动力髁螺钉、逆行交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系统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手术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及屈膝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异常愈合、关节粘连、固定物断裂、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将三维扫描联合 3D 打印技术用于原位股骨髁骨折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能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利于骨折复位。关键词:原位股骨髁骨折;三维扫描;3D 打印技术;复位效果;固定方式;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Mimics 软件;透视次数;手术创伤主题词:原位股骨髁骨折;三维扫描;3D 打印技术;Mimics 软件;关节功能Comparison of 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 and 3D printing in the repair of in situ femoral condylar fracture and its effect on fixation and fracture reductionAbstractBACKG...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