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不经意的疏忽却使一些人触犯法律,身陷囹圄,不仅使父母、师长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的确令人痛心,这些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趋势,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新时期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指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绝对数量多,京城某超市曾把在 1995 年 9 月 23 日至 1996 年 3 月 21 日的“偷窃者省份表”公布于众:其中中学生占 62%,大学生占 21.1%。超市小偷的主体竟是莘莘学子,而且大学生竟位居第二,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是指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上升。近几年犯罪数量增加数据调查表明,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字 1999 年起开始上升,2001 年比 1999 年增加了54.5%,2002 年较之 2001 年又增加了 97.1%,2003 年以来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二)犯罪类型多样化 。 大学生犯罪多以伤害型和财产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智能化和团伙犯罪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因此,是破案难度增加。 (三) 犯罪“危害大”“危害大”是指目前大学生犯罪最大的量是盗窃,其次是流氓,强奸,抢劫,甚者杀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一份全国闻名的法制杂志上曾刊登了一篇名为《用匕首“收割”爱情》的警示篇:以为来自贵州的农村大学生,因患单相思,导致精神崩溃,读不进书,考试屡次不几个,并开始酗酒,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竟持刀威胁女生,当遭到再次拒绝后便用刀刺死了那位女生,手段之卑劣,实在令人心寒。 (四)犯罪“蔓延快”“蔓延快”是说当代大学生犯罪中不少都是从抽烟,赌博开始,发展到大偷大盗,从打架斗殴发展到拦路抢劫,强奸,杀人。这种案例也不少,原西南交通大学学生腾某 ,于 1995年 11 月 17 日晚携带作案工具潜入成都人民商场,洗劫了价值 56 万元的钻戒,金饰等贵重物品,最后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五)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普通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