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从育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而思想教育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才算落到实处。从教书的角度看,尽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当听到有人说他的语文教改“实际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思想教育或者说自我教育方面有一套办法,比别人多下了点功夫”时,说:“这就是关键。抓住了育人这一关键,再去教语文,新办法,旧办法,洋办法,土办法,都能改造成好办法。”根据心理学研究,小学儿童开始有自我教育的因素,中学生已能进行自我教育。中学语文课具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的良好条件。学生阅读语文教材,能间接地洞察社会和历史,领会做人的道理,在思想道德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受到自我教育。学生作文,更包含着丰富的自我教育因素。作文是表情达意的智力作业,必然要表现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这就有可能通过自我教育来发展正确的思想,克服错误的思想,达到精神境界的自我提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呢?我的做法是:一、通过寻找课文与学生生活的接近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找到课文与学生生活的接近点,才容易激起学生心中的浪花,产生共鸣,把作品所蕴含的情思转化为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自我教育。讲《小桔灯》一文,若大讲小姑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听了会不以为然:几岁的小姑娘懂得什么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呢?未免让人有贴上标签的感觉。不但激不起学生的激情,反而令人反胃。有鉴于此,我讲这篇课文时,着重讲小姑娘爱母亲的亲情和勇敢能干的精神。并联系报纸上曾披露的一个事例:某校一女中学生,其母煤汽中毒倒在厨房,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把门锁上跑去找她父亲,找不着,又跑去找她母亲的单位,等到救护车赶来时,已经辗转了几个小时,幸而是轻度中毒,才免出人命,否则不堪设想。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遇到这类事情,怎么办?我们应当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什么?”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立刻展开热烈讨论,课堂呈现一派情趣盎然的景象。学生既受到了深刻的自我教育,又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一般来说,要找到这种接近点,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还要留心中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