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摘要:音乐学习对中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本文从农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和表现入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初中生音乐教学;学习兴趣;完善策略一. 农村中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农村中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外界影响与自身诉求两部分。一方面,由于课业压力较大,中考压力挤占掉学生很多学习素质类课程的时间。学校在中考压力下,将优秀教学资源向考试课程倾斜,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积极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僵化的音乐课堂,固定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初中生这一好奇心旺盛、充满创造力的群体。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中,学生渐渐觉得音乐课是无趣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音乐课教学与自己关联不大,便渐渐失去了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此外,农村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对五线谱、视唱练耳等音乐基础几乎没有了解。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歌曲僵化陈旧,不适合初中生学习,而曲谱更是根本看不懂,对歌唱节奏等也很难把握。这些内在原因,在内部向外辐射,在课堂内容长期不尽兴改善的情况下,渐渐削弱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二.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音乐兴趣的主要策略(一)营造课堂氛围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策略。音乐是一门感性的艺术学科,对音乐这一学科的兴趣,不是源自理性的思考,而是源自感性的认可。营造一个与本次教学内容有关且相容的课堂氛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农村初中往往面临教学条件有限的问题,打造课堂环境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意蕴深长的古曲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做画报、墙报,发挥学生的美术特长,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山水美景浮现于纸上,并对为这次装饰活动做出贡献的“小画家”提出表扬和鼓励。或带领学生搜集一些简报、画册上的相关内容,配上自己创作的诗歌、短文等,在课堂上展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课堂内布置一些简单的装饰物。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情境,通过直观的感受产生学习兴趣。(二)丰富教学方法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和家长对这类素质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将教学目标过度向中考涉及的科目倾斜。这造成了学生对这门课失去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