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在新课改对学习方式大力倡导改革的影响下,探究式学习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中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无疑就是过程性的评价,但是受到传统式教育评价的影响,过程性评价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应用,因而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素养未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本研究就此问题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研究,分别是从前期的问卷调查、实施过程中的日常观察和单元测试、后期的问卷调查等多方面调查研究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素养的提高。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小学科学;探究活动I1 引 言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思想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个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由科学技术带动的全球化市场经济逐渐形成。21 世纪,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据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当前国际社会的竞争,无疑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终归是知识经济的竞争,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教育领域正发生着一场变革,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传统教育的狭隘功能,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因而科学教育被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和标准制定以此来完善科学教育。1996 年,美国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于 2001 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研制出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1],于 2017 年 2 月 6 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是继《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 16 年之后的正式颁布[2]。新《课标》提到:“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