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门诊护理干预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 46 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发病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密切观察 46 例小儿高热惊厥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规范、有效的护理。结果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肺炎和细菌性痢疾;发病以婴幼儿多见;46 例患儿均控制抽搐,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 6d。主要护理措施: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热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安全护理等。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规范、有效的护理对减少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护理高热惊厥是常见的小儿急症,且复发率较高。高热惊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全身肌群强直形或阵发性痉挛、四肢抽搐、口唇发绀、抽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发病时间可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患儿反复发作高热惊厥或者发病时间较长会使患儿的脑部受到损伤,严重者会致残或者死亡。因此,为了更好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应当全面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降低复发率。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且多有复发倾向,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四肢抽搐、全身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抽动、伴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惊厥的时间长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部损害,甚至造成残疾,严重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小儿高热惊厥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2015 年起我院门急诊对高热患儿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使院内高热惊厥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 2015 年 3 月一 2016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46 例高热惊厥患者资料,入选患儿均符合高热惊厥临床诊断标准,无中枢神经疾病与智力障碍。46 例患儿一般资料为:男 23例、女 23 例,最小年龄 6 个月、最大年龄 8 岁、平均(3.64士 1.07)岁。1.2 方法具体分析 46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按照年龄、原发病等信息分组统计,探讨各因素下病发情况;给予所有患儿综合门诊护理,并依据原发病制定治疗方案,治疗与护理同步进行。1.2.1 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含改善就诊环境、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等。其一.要合理控制患儿就诊或者住院环境,调节病房温度与湿度,同时要保持病房安静;其二,时刻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观察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