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组合和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功能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位情况将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整个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抓好班集体建设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认真研究的课题和重要的工作。我认为,这里我们首先要摆正这样一个理念: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集体就是每个学生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先要弄清楚这样几种角色:班主任——导演,课任老师——副导演、剧务工作者学生——演员(全是主演,不是配角,也不是群众演员,更不是替身或幕后工作者)那如何在这个舞台上演好戏,当好主角,以至于最后能否获得“金鸡奖”,甚至是进军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其中导演的作用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我认为,优秀的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出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所谓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学生)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自我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完善自我。这不仅是班级自主管理的最重要目标,更是素质教育实效性的要求。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要针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给学生提供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能力的机会,通过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在“正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下面,我就以 “正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三个方面来简要谈谈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现实意义。 一、正视自己:我很重要。 通过班级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正视自己的班级角色,让每一个孩子面对班级都能自信地说:“我很重要!”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那为什么先是要“正视自己”呢?原因有二:①对于入校不久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出现非纪律(不合纪律、不守纪律)的言行,纪律、班级这些基本的意识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约束,然而要实现班级管理的实效就必须有班级纪律、班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