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文献综述引言土木工程建设大致可分为新建、新建与维修加固并存以及以加固为主的三个阶段。我国当下正处于新建与加固并存的阶段,然而过去由于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对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多限于小修小补,认为修修补补便是加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加固技术研究的增多,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关于建筑结构加固的方法技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型加固方法以及新型结构加固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均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所示。一、建筑结构加固的常用方法建筑结构加固常用的方法主要为粘钢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以及增设支点加固法。粘钢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对构建刚度的加强来对建筑物进行加固,该种方法施工比较简便,且加固之后被加固体与加固件基本上合为一体,不会使被加固构件的断面尺寸增大。我国学者郑岩(2013)在其文献中以某建筑高层为例,详细论述了混凝土结构拆除及加固改造的措施;加大截面加固法是为了使原构建的承载能力加大的一种办法,王邵锐(2015)在其文献中通过对拱上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方法的研究,指出加大截面加固法能够使加固原件的承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并对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从原有构建的表面处理到后浇混凝土凝固收缩的养护,介绍极为全面。外包钢加固法分为干式与湿式外包钢加固,该种方法能够使截面的承载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也有较大的抗震作用。肖洪涛、朱永菊(2015)在其文献中便从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角度提出建筑物的加固措施,在该篇文献中,两位学者还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外包钢加固法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影响程度,对该种加固方法的理论进行了完善;预应力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对预应力钢筋的应用来使原构件的内力分布状态得到优化,从而是结构承载力得到提升。方昆林、袁建伟(2014)在文章中指出在建筑结构改造加固中对单层钢筋混凝土桁架的应用可以使建筑结构内力分布状态更为合理,能够使新架构的与原结构共同工作,从而提升建筑物使用寿命。增设支点加固法应用范围相对较小,主要应用于梁、板、桁架、网架等这一类结构的加固,且需要考虑这些结构的受力性能,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陈娟(2014)在文章中对民用建筑的梁、板的结构加固的设计有一定的创新,但是可用范围相对也比较小。关于传统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研究,美国学者 Mark P. Sarkisian(2014)在其文章 Design of enviro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