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此篇论文主体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辅以简单的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微观宏观结合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来研究个人住房信贷风险。接着将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的发展,并通过个人住房信贷固有的特点来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的风险特征。再之后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的业务情况以及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从利率波动、银行角度以及借款人角度进行分析。接着重点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程度,并在最后提出笔者对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防范与治理的建议。 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发现学者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可能产生风险的特点、风险特征、风险原因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所提出的对策也有一定的不同,先从整体来看,由于国外银行起步比我国早,在住房金融风险防范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个人在国外,住房抵押贷款占银行各项贷款项目比很大,因此对信用风险的研究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主要有:阿尔特曼(1968) Z 评分模型是用来预测破产概率的一种工具,借助借款方的财务能力,搭建出一个最能体现贷款风险概率的模型。Capone 和 Deng (2001)分析单户住宅抵押贷款样本的损失率,发现不能仅从期权定价模型中得出抵押贷款定价损失模型Charlier (2003)对荷兰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再融资倾向、歇火现象、时间性、季节性为提前还款的主要原因。1988 年巴塞尔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里程碑,它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于1996 修正,后在 2006 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质量的要求,从过去单一的资本充足转变成强调资本金最低要求、监督检查、市场纪律约束三方面共同作用,这无疑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另外,从整体上看,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从 1998 年我国才真正意义上建立了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市场发展迅猛。个人住房信贷规模的口益扩大,信贷风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国内针对个人住房信贷风险最早的研究室薛峰(1995),他从宏观产权和体制角度定性的分析了住房信贷风险。马赛(2010)研究加强个人信用评级系统,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的法律来规避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杨帆(2010)在抵押贷款初期,其规模在银行业务中的比重较低,信用风险小,但随着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其规模占商业银行业务的比重提高,相应的风险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