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打树花项目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一)历史背景暖泉古镇“打树花”是起源于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村的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至今已有 500 余年的历史。蔚县是历史上的军事重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主持修建了“蔚州八百庄堡”,用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因冶炼兵器、农器具的需要,当地冶炼铸造业发达,打树花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的,充分表达了华夏儿女化剑为犁、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所展现出来的高度智慧。(二)演出形式打树花表演需在夜间进行,有“掌炉”和“掌勺”两种分工。掌炉者负责冶炼、抬送铁水,掌勺者负责表演。打树花表演当天会进行“祭火炉”仪式,祈盼表演顺利进行。掌炉者将生铁熔化成1600 摄氏度高温的铁水,并用特制的耐火煲将铁水抬至古堡门前,掌勺者以“穿羊皮袄,头戴毡皮帽,手拿柳木勺”的艺术形象出现,表演时将铁水奋力的泼洒在古堡上,高温的铁水遇到冰冷的城墙,刹那间迸溅出朵朵火树金花,变化无穷,精彩纷呈。著名作家冯骥才曾专门撰写《蔚县民俗打树花》一文,描述打树花这一古老民俗,文中写道:“中国人过灯节的风俗成百上千,河北蔚县暖泉镇北官堡的打树花却独一无二。”(三)传承人情况目前“打树花”传承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 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 人,学徒 7 人。王 德:省级第二批,57 岁;刘尚德:省级第二批,61 岁;薛建国:省级第一批,48 岁;王春林:市级第四批,48 岁;宗吉武:市级第四批,55 岁;王启才:市级第五批,65 岁。这些传承人一般平时都是干农活或开铸造厂,在有演出的时候才会参加表演。(四)项目保护情况随着传播推广,打树花已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知和喜爱,为了更好的使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蔚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壮大文化产业、传承民俗文化”的思路,累计投资 6000 余万元,新建了树花演出广场,打造民俗演出《火树金花》,申请了打树花相关商标和专利,成立了蔚县暖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打树花”保护传承工作。2011 年元宵节中央十三套东方时空栏目对打树花进行了 6 分钟的现场直播,2012 年天津卫视在元宵节黄金时间对打树花进行了现场直播,2018 年,“打树花”代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向世人展示;2019 年“打树花”受邀参加央视春晚,通过屏幕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全国人民的春晚视觉大餐。在民俗保护传承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