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一、.眼球的构成.二、角膜的组织学结构及生理特征组织学结构:1。上皮细胞层:5~6 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整齐,易受外界损伤,但修复快,24 小时即可生长,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均匀无细胞成分,损伤后不能修复,遗留瘢痕3.基质层:占角膜厚度 90%,由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组成,损伤后由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与前弹力层厚度大致相等,修复能力强5。内皮细胞层:由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生理特点:排列规则有序,具有透明性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富含感觉神经,感觉非常敏锐角膜无血管,营养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快速修复,不留瘢痕三、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后房→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Schlemm 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血循环四、瞳孔光反射路径。传入路:与视觉纤维伴行,在外侧膝状体前离开视束,经四叠体上丘臂至中脑顶盖前核,在核内交换神经元,一部分纤维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 E-W 核,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 E—W 核传出路:两侧 E—W 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由节后纤维随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约肌五、视网膜的组织学结构。① 色素上皮层;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 外核层;⑤ 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 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六、眼眶骨的构成。: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七、泪器的组成。八、六条眼外肌的名称及功能。上直肌 上转,内转内旋 下直肌 下转,内转外旋内直肌 内转 外直肌 外转上斜肌 内旋,下转,外转 下斜肌 外旋,上转,外转 九、视路的定义及组成。定义: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组成: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中枢眼睑病一、睑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临床表现:1。患侧眼睑红肿,痛苦,硬结,压痛 2.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3.反应性球结膜水肿 4.2~3 天后脓肿局限,形成黄色脓点 5。眼睑蜂窝织炎,伴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表现治疗:1.局部热敷,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炎症消散 2.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水 3.症状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4。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二、睑板腺囊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定义: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表现:1 眼睑皮下肿块,无痛苦及压痛,无急性炎症征象 2 相应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