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1 盾构法隧道施工1.1 盾构法隧道施工历史回顾盾构法是在软土地基中修建隧道的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用此法修建隧道在欧洲、美国己有 160 年的历史。盾构机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M。I.Brunel 于 1825 年从观察蛀虫在木头中钻洞,并从体内排出粘液加固洞穴的现象,从仿生学角度研制发明的。并于 1843 年由改进的盾构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下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矩形盾构(宽 11.4m,高 6。8m )隧道,全长 458m。其后,P。 W.Bahow 于 1865 年用直径 2。2m 圆形盾构又在泰晤士河下修建一条圆形截面隧道。1874 年,J。H.Greathead 第一次采纳气压盾 构 , 并 第 一 次 开 始 在 衬 砌 背 后 进 行 压 浆 , 修 建 了 伦 敦 城 南 线 地 铁 。1880~1890 年间,用盾构法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圣克莱( St。Clair)河下建成一条直径 6。4m,长 1870m 的 Sarnia 水底隧道.仅在纽约,从 1900 年后,使用气压盾构法先后成功地修建了 25 条重要的水底隧道.盾构隧道在用于修建地下铁道,污水管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前苏联自 1932 年开始用直径 6。0m 及直径 9。5m 的盾构前后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修建地下铁道的区间隧道及车站。在德国慕尼黑和法国的巴黎的地下铁道修建中,均使用了盾构掘进法.日本于 1922 年开始用盾构法修建国铁羽线折渡隧道.从六十年代起,盾构法在日本得到了飞速进展,土压平衡盾构就是七十年代发明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东北阜新煤矿,用直径 2。6m 的盾构进行了疏水巷道的施工。1957 年起在北京市区的下水道工程中采纳过直径2。0m 及直径 2.6m 的盾构。上海从 1960 年起开始了用盾构法修建黄浦江水底隧道及地下铁道的实验讨论,从 1963 年开始在第四纪软弱饱和地层中先后用直径 4。2m、5。6m、10。0m、3。6m、3。0m、4。0m、6.2m 等十一台盾构机进行了实验隧道,地铁区间隧道扩大实验工程、地下人防通道、引水及排水隧道工程等的施工。近年来又用国际上先进的土压平衡盾构( EPB)修建了地铁一、二号线,标志着中国的盾构隧道施工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盾构法施工经过一百余年的进展日趋成熟,能适用于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松软的、坚硬的、含水与不含地下水层),目前对盾构施工的讨论讨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着眼于盾构机的改性讨论,如:采纳同步注浆法代替管片压浆法,采纳土压或泥水压力来平衡开挖面的稳定性、盾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