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谐的视角浅析当下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引入,整个国民经济有了稳定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正确认识社会阶层结构对整个国家的长期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各个阶层的和谐共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能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 2001年的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2011 年的数据,梳理出我国社会阶层的面貌,从中得出关于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政策,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词:阶层结构 阶层分化 阶层现代社会学理论中,阶层和阶级都指的是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在大多数英文文献的中, “阶级“与“阶层”都是用的同一个词汇:"class"。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中,阶级和阶层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可以说阶层是淡化了的阶级,也可以说阶级是在阶层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关于身份、态度等方面的人群划分。本文所用的阶层为其本身宽泛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群体的层级分化。陆学艺带领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参照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三个标准,基于 2001 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划分出了十大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占比 2.1%(拥有组织资源);经理人员阶层占比 1.6%(拥有文化资源);私营企业主阶层占比 1.0%(拥有经济资源);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占比 4.6%(拥有文化资源);办事人员阶层占比 7.2%(拥有少量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个体工商户阶层占比 7.1%(拥有少量经济资源);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占比 11.2%(拥有很少三种资源);产业工人阶层占比 17.5%(拥有很少三种资源);农业劳动者阶层占比 42.9%(拥有很少三种资源);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占比 4.8%(基本没有三种资源)。①该数据是目前比较权威的关于社会阶层分化的总体性概括,从下表来看,阶层格局基本上是算金字塔结构,但我们也要看到底层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加起来占比接近 50%,塔底占比巨大,基本接近“倒丁字”结构。如下图:图表一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第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