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电投共奋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叫李晓东,来自太阳山风电公司。我曾经是一名在武警部队服役的老兵,从军 8 年,部队给我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历练和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2012 年我脱下了绿色的军装,换上了太阳山风电蓝色的工装,从一名退伍老兵转变成了一名风电新兵。今天和我同台演讲的选手们都算是我的师兄,师姐亦或是师傅,与他们对比,我在宁夏电投的阅历确实显得单薄,但,我对这个企业的爱一点不少。今天我以一个风电新兵的视角谈谈我来到公司这些天的感受,我演讲的题目是,梦想,在大漠里起航。在来到太阳山风电公司之前虽然对风力发电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但身边倒也有几个对新能源工作有所了解的人,他们得知我要去风电的时候对我说,你可幸福了,新能源那工作简直舒服的不得了,虽然偏了点,但没啥活干,工资还高,符合你那不喜欢都市生活的个性。我心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工作吗,心中极是窃喜。之后我第一次来到风电场,坐在车里,当路延着山势一点一点升高,风电场一点一点展现在我面前时,她带给我最大的震撼,便是她的广阔、纯粹,由远及近看不到清晰的边界,成片林立的风车宛如玉立的少女般随风起舞,我一下爱上了这个地方。现在流行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用在我最初到风电场的感受上恰如其分。到了公司当天我就发觉朋友们所说的是不对的。这哪里是啥活都不干呢,公司里从上到下没一个闲着的人,都是小跑步的行进。第二天便是入场培训。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我有点懵了,这那叫企业,都快赶上部队了啊。七天的入厂培训结束后,我到了班组,真正开始了我的风电工作生涯。每天雷打不动的晨会后,我们各领任务,备好工具,目标就是那 80 米高的机舱顶部。夏天,狭小的机舱内温度高达五十多度,冬天机舱温度都在零度以下,中午饭都是从下面吊上去猫在机舱里解决,水更不敢多喝,因为喝多了方便都是问题。晚上伴着月光回来,吃点饭,技术培训继续开始,一直到晚上九十点,这一天才算真正的结束。人常说,凡事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可我恰恰相反,我越来越不适应了,工作忙,环境苦,学习紧张,工作节奏快,还有回不了家的孤独和对家的想念,这些字眼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尤其是每次离开家上山时,看到咿呀学语的女儿依依不舍的小眼睛时,再看到妻子在万家团圆时一个人带着孩子买菜做饭的孤单背影时,我的心疼了。我也想过退却,可我仔细想想 8 年的部队生活都走过来,我能在这当逃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