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劳动镇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疾病防控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春季节常见的传染病.初步知道这些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了.但春天刚刚来到,天气还较冷,不时有冷空气南下,这个季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比如说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春季传染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春季传染病及其预防。 二、学习新课。 师:谁得过感冒的?感冒时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请同学们能说说感冒是怎样传给健康人的吗? 说话-—---—咳嗽—---—— 空气——---- 呼吸 病人喷嚏---—-—带细菌的飞沫-—----健康人—--—--吐痰 师:多数传染病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三、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埋伏期 1—3 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 3—4 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埋伏期 8-12 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 14—19 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痛苦,以耳垂为中心 1—2 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痛苦 D 猩红热 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埋伏期1-7 天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像感冒等疾病是靠空气传播的.得了这些病影响我们的学习,会损害我们的健康,那我们怎样来预防呢? 四、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及时接种疫苗。按医院通知及时打预防针或吃糖丸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