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资源牌 走特色路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牡丹江市部分粮食加工业企业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粮食价格合理回归,改变了以往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的局面,更加有利于 粮 食 加 工 产 业 发展,为黑龙江高品质粮食产品参与全球化合作和国际化竞争提供了新的契机。全省各地以“粮头食尾”“ 农 头 工 尾 ” 为 抓手 , 充 分 发 挥 “ 粮头”“农头”比较优势 , 深 入 挖 掘 “ 食尾”“工尾”巨大潜力,努力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培育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对牡丹江市海林、宁安、穆棱、绥芬河、东宁等县(市)部分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素有“塞北江南”和“鱼米之乡” 美誉的牡丹江市,在粮食深加工、主食产业化、俄粮回运加工、主食产业化、粮食加工机械研发制造等方面 进 行 了 有 益 探索,在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用好用足境内外“两个资源”,打造全国进口俄罗斯粮食物流加工基地据海关统计,2017 年俄罗斯大豆丰收,我省进口俄罗斯大豆 50.2万吨;2018 年 1-4月,我省进口 俄 罗 斯 大 豆 45.1 万吨 、 同 比 增 加 1.5 倍(主要是民营企业边境小额贸易)。在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俄粮引进通道和资源利用产业示范基地,有利于打造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 “ 副 油 箱 ” “ 双 保险”,增强优质粮食供给能力,并在更大范围参与全 球 化 合 作 和 国 际 化 竞争。绥芬河、东宁市同属国家一类陆路口岸,打造辐射全国的集粮食进口、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物流加工基地,优势明显。按照“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思路,2017 年,东宁市进口俄粮 9.49万吨,并投资 2.6 亿元,开工建设集俄罗斯进口粮食储存、加工、销售、运输为一体的粮食物流加工园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 50 万吨俄粮仓储加工过阜增值,打造欧盟非转基因 标 准 有 机 粮 食 品牌。绥芬河保税区内的侨兴远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优惠政策,在俄境内种植玉米,在保税区进行饲料压片加工,年加工量 10 万吨,产品供不应求。东宁、绥芬河的境外农业合作初步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不但为保障国内粮食安 全 提 供 了 新 的 支撑,并通过粮食进行就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