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问题 生活问题 心理问题 安全问题,留守儿童承受着社会转型之痛。心理问题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别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敌对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实行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从表 1 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实行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 21.6%会实行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实行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僻、偏激、甚至是不团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假如不加以自我调节控制,会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严重者,会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甚至参加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2。人际关系敏感“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进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同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爱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 36.7%的表示非常同意参加.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 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有学者调查发现,近 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同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自己的父母"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自我调适与自我保护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