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关爱制度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和亲情依附者,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 责任和作用。全体老师都要教育引导外出民工的的子女,切实担负起培育子女的 社会责任,努力使留守儿童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2、发挥校园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 理水平.针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实行代理家长制,辅导学业、疏导心 理、沟通情感、矫正行为,真正主老师成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 知情人、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人。 3、代理家长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至少进行 谈心、与留守儿童班主任交换意见,到留守儿童家中看望家访、检查留守儿童的 家庭作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通电话,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健 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4、代理家长要仔细填写亲情结对工作日记,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困 难帮扶、情感沟通、行为矫正等工作,使代理家长成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路人、 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人。 5、学校要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和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为留守作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制造一个温馨的校园环 境,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温暖的集体中体会到成长的欢乐留守儿童工作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 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 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 偏离和个性、心理进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别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 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 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 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 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学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