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改装系列中考专题 (2024—07-02 09:17:01)转 载 ▼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电表改装系列中考专题作者:邾永辉近几年,安徽省中考中电学压轴题都涉及到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等电学一系列计算,命题明显向高中物理的一些知识靠拢。因而本人认为在复习冲刺中很有必要和学生探讨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知识,一方面符合安徽省中考的命题趋势,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分压、分流的特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由灵敏电流计加电阻组装而成的。它们都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作的.表内都有一个磁铁和一个导电线圈,通电后,在磁铁的作用下会旋转。通过的电流越大,所产生的磁力越大,表的指针摆动幅度越大。这就是电流表、电压表的表头部分。因为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小,两端所能承受的电压也很小,所以,要使电流表和电压表能测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就必须并联或串联一定阻值的电阻,已起到分流或分压的作用。一、改装电流表: 电流表是将灵敏电流计与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并联,并联的电阻起到分流作用。这样,就会使大部分电流通过并联的电阻,小部分电流经过表头。而并联的电阻的阻值 R1,可根据灵敏电流计的线圈阻值 R、灵敏电流计最大量程I、电流表最大量程 I1来计算。计算公式是:R1=R/[(I1/I)-1]。1、将一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如图所示,将一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若电流计的满偏电流 Ig=200μA,内阻 Rg=100Ω,则 R1 与 R2 的大小分别是:A.R1=30。625Ω R2=22.5Ω B.R1=22。5Ω R2=30。625ΩC。R1=53.125Ω R2=8.125Ω D.R1=8。125Ω R2=53.125Ω分析:当接公共和 2 接线柱(量程是 1mA 时),R1、R2 串联后与 Rg并联,则有Ig×Rg=(1×10—3- Ig)(R1+ R2),即 20×10—6×102=(1×10-3—20×10-6)(R1+ R2)当接公共和 1 接线柱(量程是 10mA 时),Rg、R2 串联后与 R1并联,则有Ig×(Rg+ R2)=(10×10—3- Ig)R1,即 20×(102+ R2)=(10×10—3-20×10-6)R1通过上述内容列一组满偏值方程得:R1=30.625Ω R2=22。5Ω故答案为 A 2、将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 A1和 A2,A1的量程是0。6A,A2的量程是 3 A。测得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为 Rg=200Ω,表头显示其满偏电流为 Ig=1 mA。(1)要完成电流表 A1的改装,需要给灵敏电流计_ __ 联一个阻值为___ __ Ω的电阻。(2)将电流表 A1、A2改装成功后,一位同学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