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二节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本节考点: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要点、措施、健康教育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以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率过滤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病因由溶血性链球菌 A 组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二)临床表现1. 典型表现:水肿是最常见的,初次累及眼睑及面,晨起重,重者波及全身,少数伴有胸腹腔积液;血尿:肉眼呈洗肉水样;高血压2. 其他:发力、恶心、呕吐、头晕3. 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三)治疗原则急性期症状明显者卧床休息 4-6 周,3 个月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对症治疗: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利尿降压(四)护理措施卧床休息 4-6 周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饮食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急性期 1-2 周内控制钠摄入,每日 l-2g,水肿消退后每日 3-5g 观察病情。二、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仅少数病人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绝大多数病人与急性肾炎无关,病因不明,起病即属慢性。本病的病理类型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本病的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性因素参与,如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等,这些因素也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另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高脂血症、蛋白尿等也会加重肾脏的损伤。二、临床表现1. 尿液改变:蛋白尿、血尿、尿量每日 1000ml 以下,肾小管功能损害明显者夜尿增多2. 轻中度水肿:多为眼睑肿和(或)下肢轻、中度凹陷性水肿本病必有表现,尿蛋白定量常在 1〜3g/do3..高血压:部分病例高血压出现于肾功能正常时2..肾功能损害呈慢性渐进性,可因感染、劳累、血压增高、肾毒性药物而急剧变化,去除这些诱因后肾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三、有关检査1. 尿液检查尿蛋白+〜+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常在 1〜3g。尿中可有多形性的红细胞+〜++、红细胞管型等。2. 血液检查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 BUN、血肌酊升高。部分病人可有血脂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 G 始终正常或持续降低 8 周以上不恢复正常。3. 肾活组织检查可确定肾炎的病理类型。四、治疗原则一般不宜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