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流涎,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以成年人多见。 2.心律失常:使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约 80~90%的洋地黄中毒者出现心律失常。 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可能发生,但快速型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心律失常为: 多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特别是发生在房颤基础上;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颤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房室交界区性心律;房颤伴加速的交界区性自主心律呈干扰性房室分离;房颤频发交界区性逸搏或短阵交界区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双向性交界区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和双重性心动过速。心室颤抖或心室静止常为致死原因。 3.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牙痛,眩晕,耳鸣,疲乏无力,失眠,关节痛,肌痛,嗜睡,共济失调等;以及定向力丧失,精神错乱,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失语,幻觉,抑郁性妄想,谵妄等;甚则可出现惊厥,虚脱,昏迷。 4.视觉改变:视觉模糊不清,白视,黄视或绿视等;并可发生临时性弱视,复视,暗点,眼前闪光及视物大小改变等。 5.尿少:为洋地黄中毒的早期征象之一。补充回答: 洋地黄的中毒程度主要按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分为 3 级: 1.轻度中毒:间歇性窦房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偶发早搏。 2.中度中毒:二联、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等。 3.重度中毒: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类药物有多种,主要包括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 K 等,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肌兴奋性的作用,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最常用的强心药物,同时也可用于治疗某些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抖、心房扑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地高辛具有作用可靠、吸收和排泄快、即可口服又可静脉注射并能够监测血药浓度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洋地黄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有效治疗量、中毒量和致死量三者相当接近,再加上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故容易发生中毒。 引起小儿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药不当和误服.例如治疗心脏病时用量偏大;静脉注射时推注速度过快或因患儿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肾脏排泄减慢所致。当孩子在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以及缺氧等病理状态时,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此时应用正常治疗剂量也易发生中毒。个别情况下中毒因小儿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