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1。1.准确填写检验申请单:医生要准确无误地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楚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以及标原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别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假如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猎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患者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推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1.2.患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开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患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当采集患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假如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1。3.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采集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 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检验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⑤避开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2。1.维护仪器: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仪器的维护。检验仪器维护要按规定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以及季保养,使仪器终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录,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2.2.准备试剂: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临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箱中,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常不常常使用的试剂,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2。3.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