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项目分值基本要求缺陷内容扣分标准得分一、质量管理(20)41、科主任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应有适宜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进行检验数据管理,存在问题有分析、处理程序及改进措施,有记录文件(1)科主任不了解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或不清楚科室质量管理重点,对质量存在问题的改进缺乏计划性1(2)缺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0。5(3)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未按 PDCA 循环开展有效质量管理活动0。5(4)科室存在问题改进力度不够,相同质量问题重复出现无改进1(5)缺完善的实验室信息系统142、每月召开 1 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1)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2(2)缺改进工作措施及督办记录1(3)未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123、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全员参加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员工知晓质控要求、程序与方法(1)缺全员培训计划1(2)员工对质量管理要求不熟悉174、制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对特别检测项目和新技术、新业务实施准入管理、有制度、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有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有与院外先进水平比较的检查项目(1)无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内容1(2)无开展特别检验项目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1(3)无开展特别检验项目的审批报告1(4)无开展特别检验项目的工作培训、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1(5)无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批准文件1(6)无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批准的工作培训、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0。5(7)缺乏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0。5(8)缺本科工作统计数据资料0.5(9)无与外院先进水平比较的诊治项目0.535、建立标本接收登记、核对制度并落实,报告发放实施签字制度;能提供 24 小时急诊检测服务;急诊检测报告及时,能做到一般项目≤30 分钟、其它项目≤2小时.血、尿、便常规检验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 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 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 天。执行危险值报告制(1)因制度未履行造成标本遗失或检验结果错误,造成纠纷1(2)急诊检测报告超时1度;(3)未建立危险值报告制度,查危险值报告登记本1二、工作法律规范(50)101、开展临床检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