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目录1 设计依据 22 建设条件 3 2 。 1 自然条件 3 2 。 1.1 地形、地貌 3 2.1.2 水文 3 2 。 2 工程地质 3 3 技术标准 3 4 设计法律规范 3 4 。 1 桥梁设计法律规范 3 4 。 2 图纸的设计图样采纳标准 4 5 主要材料 4 5.1 混凝土 4 6 结构设计 4 7 下部结构施工 4 8 上部结构施工 4 9 施工注意事项 4 重庆快速路三纵线红岩村嘉陵江大桥至五台山立交段工程红岩村嘉陵江大桥 P3 墩钢栈桥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设计依据(1)投标文件(2)《重庆市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主塔基础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重庆市快速路三纵线红岩村嘉陵江大桥至五台山立交段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卷 红岩村嘉陵江大桥、红岩村立交工程(YK2+874。986~YK3+735.000))2建设条件2.1 自然条件2.1.1 地形、地貌拟建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为嘉陵江河谷岸坡地貌,嘉陵江由西向东流向,河谷走向较平直,河谷形态呈不对称“U”型,河谷宽 350~400m,河床高程一般 160~170m,最低处 148m,主流靠右岸即南岸一侧。河谷总体地形为南高北底,由于拟建大桥位于市区,人工活动频繁,对两岸地形改造大。嘉陵江北岸为堆积岸,高程 170~175m 一带为平缓河漫滩,地表堆积砂卵石及粉细砂,P3 主墩位于该地带;175m 以上为江北滨江路路堤,路面高程 195m 左右,为嘉陵江Ⅱ级阶地,地形较平缓,地表分布有密集的民房和企业,P1、P2 桥墩位于该地带。2.1.2 水文工程区位于嘉陵江流域,嘉陵江属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山区,于重庆市区汇入长江.根据《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重庆西科水运工程咨询中心,2024.7),红岩村立交一带的水文特征如下:据北碚水文站资料统计,工程区嘉陵江的实测最大流量 44700m3/s(1981 年 7 月 16 日),实测最小流量为 205 m3/s(1985 年 3 月 28 日),多年平均流量 2250 m3/s,多年平均最大流量 23600 m3/s,多年平均最小流量 335 m3/s。该河段多年平均最枯水位为 163m 左右。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水库按 175m 方案运行时,嘉陵江回水至北碚麻柳坪,工程河段处于水库变动回水区,枯季为水库特性,汛期为天然河道,该河段具有水库和天然河道的双重特性。工程河段枯水季节一般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最枯水位 1~3 月。汛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多出现在 6~9 月.根据北碚水文站实测的系列资料,利用北碚站设计洪峰流量资料和水位~流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