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要求与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一、作业前注意事项 1。根据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 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作业前 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3。根据测定结果实行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并记录所实行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4.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6.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二、作业中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2.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 12 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5。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6。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法律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7.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8.当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危险作业,作业点人员应迅速离开作业现场。9。假如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10。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11.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12。当发现有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