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2—4 分 /2—3 题)第一节 法的概述、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理解) 1-2T1、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由假定、处理和制裁 3 个要素构成,处理是中心部分。2、法的本质: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意志内容是特性:一般性、客观性、统一性3、法的效力:人的效力、地区(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人的效力有三种:属人主义、属地主义、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我国采用属人与属地相结合。一般状况下,法不溯及既往,特殊状况会有。4、法的特征:①有普遍性、稳定性和约束力;②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 ③根据特定的程序制定;④ 有国家强制性; ⑤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5、法的分类(必考)① 按照制定和体现方式的不一样: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我国属成文法体系不成文法未经国家制定,经国家承认和赋予法律效力,如习惯法、判例、法理② 按法律地位和效力的层级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宪法:规定国家的主线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准则;有最高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和常委会监督,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和修订◆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 权力 机关 (人大和常委会) 制定a、省级制定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立案 后实行;b、省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和国务院同意的较大的市制定的,报省人大常委会 同意 后实行 ◆行政规章:国家行政机关制定a、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制定;b、地方性规章由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制定③ 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一样,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规定生产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程序法规定诉讼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是主法与助法的关系。④ 主线法和一般法◆一般法又分为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通过)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基本法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⑤ 按法的效力范围的大小,分为一般法与尤其法。在法的层级上没有区别,没有高下之分。◆一般法对一般的人和事;尤其法对特定地区、特定期间或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尤其法优于一般法。6、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体目前立法、执法和守法 3 个方面。① 依法行政的基本规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合法、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② 社会主义法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