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知识及说课模板一、填空题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的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5.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测、思考、体现、评价的能力。6.《语文课程原则》阶段目的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 1~2 年级为“写话”,3~6 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规定。课程原则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规定,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络,增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7.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重要应在详细的交际情境中进行。8.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筹划、组织、协调和实行的能力。9.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10.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11.《语文课程原则》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体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体现真情实感。”1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重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足运用学校、家庭、小区等教育资源。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重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纯熟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15.达到知识目的,要依托认知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能力目的,要依托科学的训练;达到情意目的,要依托潜移默化。16.我国古代对小朋友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17.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18.小学语文评价具有鉴定、反馈、鼓励和调整的功能。1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体现的能力。20.教师教学工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