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光现象真题演习考点 光的反射规律(6 年 1 考,2 分)1.(江西 2 题 2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______= ∠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第 1 题图考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6 年 2 考,3 分)2.(江西 13 题 3 分)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 制的潜望镜,运用它能在隐蔽处观测到外围的状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测到的像是( )第 2 题图3.(南昌 17 题 3 分)平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照镜子。光线较暗时,我们要能看清自 己在镜中 的像,应把灯放在身前还是身后?为何?考点 光的折射规律(6 年 2 考,1~2 分)4.(江西 9 题 2 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此过程中尚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第 4 题图考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6 年 1 考,4 分)5.[江西 23(1)题 4 分]玲玲同学进行试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似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 M(P、Q 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进行试验与搜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 A 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 A,然后将蜡烛 B 放置在玻璃板背面,如图甲所示,进行试验。玲玲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措施,多次变化蜡烛 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第 5 题图试验序号1234物距 u/cm4.25.06.810.0像距 v/cm3.74.56.39.5【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不大于物距。【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重要是选择了蜡烛 A 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对的”或“不对的”);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cm。参照答案1.β α2.B3.答:我们要能看清自己在镜中的像,应把灯放在身前。由于要看见自己是有光照射到自己身上,发生漫反射,再通过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才能看清自己因此 应将光源放在前面。4.左 60°5.【交流与评估】不对的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