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_第1页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_第2页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就元朝的十行中书省,改为十三布政使司区。简称为十三省,另设南北两直隶,犹如元朝的“腹里".皇帝(中央政府)北京顺天府府、直隶州县、属州南京应天府府、直隶州十三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属州皇帝(中央政府)布政使司(省)府、州(直隶州)县、属州布 政 使—民政兼司法,承宣布政使司知府、知州知县、知州按 察 使-监察兼司法,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军事,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卫千户—所 1、南北两直隶 明朝的政治区划以南北两京的地方为两直隶。南直隶称南京,包括今之安徽、江苏,于南京城郊置“应天府"。北直隶称京师,包括今之河北辽宁两面三刀省的南部,于北京城郊置“顺天府".顺天府、应天府都设有府尹为长官.与其他近畿诸府州皆直辖于中央南北两京政府,故称直隶,而不另设布政使。 2、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制 明初改元之路为府,府之下为县,在原则上是“府县两级制”。府县之外另有州,大州直辖于省,与府相同,谓之直隶州.小州则属于府,与县相同,谓之属州。所以在形式上,似乎成为府州县三级制。加“布政使司”区,成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明代晚叶在“布政司”上又设“督”(总督)、“抚"(巡抚),原为中央御史之临时兼职,后成为常驻官,于是在形式上竟成为“督抚"、“布政司"(省)、府、州、县,五级制了.然而实质上仍以府(或州)、县两级地方行政为基础(如秦汉之郡县,隋唐之州县),上加省级,可称为“三级制". 3、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 (1)布政使:“布政使"的全衔是“承宣布政使",每省置左右“承宣布政使”二人,秩从二品。布政使原是一种承上启下的监司性质,放多事不公要陈报中央诸部,不要取得总督巡抚的许可。不过因其总揽一省(布政使司区)之大政,遂为一省之最高行政首长。 (2)按察使:与“布政使”同列,掌管一省之监察与司法有“提刑按察使”一员,其品秩为正三品,比“布政使”低一级.在“布政使司”下分设若干不同性质的监察区划,名为“道",有“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等,由布政使下的参政与参议兼任之.有“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分巡道"等,由按察使下的“副使”、“佥事”分任之,其区划名称颇为复杂。又京畿地方所设诸道,因直隶无布政使司,其道司则由附近诸布政使司分摄这(如北直隶之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东省兼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由山西省兼管). (3)都指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