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之每日三件事整理两个时间管理工具: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和任务清单.传说中的四象限法则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是史蒂芬·科维提出的时间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事情根据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而且不紧急。如图:之所以说这个理论是传说中的理论,是因为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个理论没有实际去行动,或者很多人实际行动过,但是掌握的方式有误。今日,为您详细介绍了四象限理论的具体用法.1、四象限法则分析第一象限:紧急重要。有些事情非常重要,而且马上去做。对于这些事情,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真的有那么多重要紧急的事情吗?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这些事情很重要,但是好像木有那么急迫。在这个领域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开更多的事情进入令人讨厌的第一象限?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遇到这个阶段的事情,需要将这件事与手头正在做的工作进行重要性对比,通过正确的评估来衡量这件事是否紧急。这个象限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尽量减少第三象限的事务?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这个阶段的事务基本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我们可以用这个象限的事务来调剂生活,但是不要沉迷于这里.这个象限的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是否有必要进入这个象限?四象限分类方式有了,但是如何区分重要和不重要,如何区分紧急与不紧急呢?重要/不重要:根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区分。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事务,才是重要的。紧急/不紧急:以任务的截止日期为标准,区分出紧急和不紧急。最后还有一个优先级排序,这个呢就看我们自己的意愿程度.比如我想先做这个,然后再去做那个,那么优先级就有了。2、四象限实战区分出了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就能将这些事务放在四象限中.当一周所有的任务在四个小格子中层次分明,我们能很明显发现哪一个象限中的事务最多,然后结合四象限中的问题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让工作状态更合理与轻松.处理四象限事务的原则:第一象限:紧急重要的事情,立即去做。这一片的象限貌似是个雷区,而且基本是由于第二象限的工作没有处理好造成的,因此,所有的工作事务越少进入这里越好.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有计划去做.不能因为不紧急就拖延去做,不然这些原来不紧急的事务,最后都会因为时间截止而全部进入第一象限,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这个区域的事务都是我们忙碌而盲目的源头。巧妙运用“猴子法则”,假如能给别人做就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