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法及其申报要求1 工法定义和分类1.1 工法的定义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法律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 工法的分类根据建设部 2024 年颁布的《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24]145 号).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同时,我国工法分为三级,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其相应要求见下表:工法的分级及标准级 别国家级(一级)省(部)级(二级)企业级(三级)关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省(部)级先进水平本企业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较好一定2 工法的基本内容一项技术从形成到进行法律规范,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的成熟.工法作为一种类似于法律规范、规程的特别文体.其内容组成、编写格式和语言结构都有进行严格的法律规范。一篇完整的工法必须根据以下的顺序展开:0) 前言:简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和获奖的情况等内容.1) 工法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2) 适用范围:说明最适宜采纳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3) 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 材料与设备: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施工机械等的名称和要求。6) 劳动组织:说明本工法所需的工种及其构成、人员数量以及技术要求。7) 质量控制:说明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要求。8) 安全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安全规定和在现场所实行的主要安全措施。9) 环保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环境法规和在现场所实行的主要措施。10) 效益分析:采纳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应用工法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1) 应用实例:说明采纳了本工法的具体工程的名称、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3 工法的编写要点3。0 前言“前言"两字可以不写.前言包含三项内容:1) 工法的形成过程:企业通过开发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过程,通过局部创新或技术改进对原有工法修改修订的过程等。2) 关键技术的鉴定情况:鉴定时间、主持鉴定单位、主要鉴定结论。3) 关键技术的获奖情况:一般指获得哪一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等。前言中一般不应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