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隐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是保证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和安全施工的基础,是建筑工程开工前施工中都必须做好的一项生产保障工作.临时用电也是施工现场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项目,触电事故更是五大损害之一.因此在施工安全监督工作中有必要加强对临时用电安全监督的重视。 一、 外电防护不严 某些施工场所由于受场地的限制作业面十分靠近外高压线路,但未实行任何防护措施或只是实行了极简陋的防护.其原因除了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外,跟人们对高压电的认识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额定电压在 1KV 及以上的称为高压,其与低压电的区别在于:低压不接触不触电,而高压不接触但达到一定距离有触电危险,因为高压线周围空气被“电离化”使周围空气带电,如不实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人靠近会有触电危险或受电场影响导致意识不清醒而产生坠落事故.因此当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架空线路之间少于最少安全距离时应实行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 保护零线引出点错误 大家知道建筑施工用电采纳的三相五线制是由市电的三相四线增设一专用保护零线(以下简称“PE 线”)而来的,这就涉及 PE 线从何处引出的问题。有的施工场地 PE 线是从分配电箱的重复接地处引出,有的施工场地则从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侧引出,这些都是不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正确的接法应该是由工作接地或配电室的工作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工作零线处引出。 很多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包括电工在内都觉得 PE 线引出点错误只是小问题,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懂得 TN—S 系统的工作原理造成的误解,PE 线引出点不正确是很严重的安全隐患,会影响到整个施工场地的用电安全,其中原因还得从 TN—S 系统的工作原理讲起。TN—S 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工作接地+专用保护接零,其工作原理就是当发生碰壳时将事故电流转化为短路电流,使主回路中的保护装置动作,切断主电源,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立独立的 PE 线使故障电流回路的阻抗较小,回路的电流大,而使保护装置动作相对其他系统更快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当 PE 线由分配电箱的重复接地处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侧引出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时假如设备外壳带电,故障电流回路照样流经第一级保护装置,第一级保护装置将不起作用,因为保护装置是通过检测相线(俗称“火线")与工作零线之间电流量的不平衡来工作的。这样带电的设备外壳就会引起触电事故,所以当发现施工场地 PE 线引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