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老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究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老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二、建立领导小组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1、各学科小组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老师要求人人参加,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四、解读流程(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一)个体研读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老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老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二)同伴互助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沟通,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老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老师“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三)实践反思课标解读中形成的认识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例如,学习目标制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充分参加课堂,练习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性,作业反馈情况如何,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等.通过反思,进一步验证自己对课标把握与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学生需求与进展。(2)做好分工 1、业务校长、业务主任—-做好全校课标和教材解读的规划、组织工作,做好重点难点章节解读指导2、教研组长、骨干老师——做好学校备课讨论的组织、指导工作3、老师——解读工作的基本主体,通过解读促进素养提高,激励老师个人成长,老师个人的解读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