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心理学的讨论对象是 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 老师的教学行为包括()环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策略的改进 教学评价的调整4 对于大学生记忆的特征描述 意义识记占优势 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6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随个体的成长逐渐进展成熟7 大学生交往心理差异性的是 交往风格不同 交往认知不同 交往情感不同8 良好的人机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 自我完善 认知他人 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9 认知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10 高校老师的角色认知 社会地位 职业道德 言行举止11 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老师角色信念阶段12 促进老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正确认识老师职业 树立学习榜样 积极参加教学实践13 师德魅力是老师的灵魂。14 老师的职业期待包括 先进的教育理念 独特的个人魅力 崇高的职业道德15 在现代教育中,老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学生道德进展的向导 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16 构成权力性威信的因素 传统 职位 资历17 老师威信是指老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是老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18 决定老师威信的人格特征有 资历 声望 才能 品德19 老师成长的外部途径 严厉惩处 激励、帮助学生 让学生敬畏20 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老师成长阶段 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关注学生21 教学监控是指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22 教学反思是老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加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进展的途径。23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24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5 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 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 社会法律规范学习26 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27 学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