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学知识及学说代表人物

教育学知识及学说代表人物_第1页
教育学知识及学说代表人物_第2页
教育学知识及学说代表人物_第3页
=中国古代教育学=— 孔子 1、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2、”有教无类”——孔子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因材施教-—孔子 8、"学而时习之”—-孔子 9、”温故而知新"--孔子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 11、”克己复礼为仁”-—孔子 学记 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5、”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6、”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8、”学不躐等”——《学记》 9、教学相长--《学记》 10、循序渐进—-《学记》 11、”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12、”不陵节而施”——《学记》 朱熹 1、"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 陶行知 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中国教育改造》 其他 1、”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2、"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4、我国私学进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5、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中国教育学进展=-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 年壬寅学制,1903 年癸卯学制 3、我国最早采纳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古希腊=- 苏格拉底 1、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 柏拉图 1、《理想国》—-柏拉图 2、人的进展的最高境地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 3、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思想 4、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四科”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是“寓学习与教育"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 1、《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2、最早提倡全面进展的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 3、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的进展——亚里士多德 4、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外国近代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