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界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管理制度和评价细则一、指导思想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是老师沟通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基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老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发挥备课组优质资源和集体智慧共享的优势,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加强我校备课组建设是在科学的教育进展观指导下,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推动素养教育的创新举措。二、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定位教研组、备课组是在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室领导下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是:1、制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2、建立一套科学、法律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3、创建一体化的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工作机制,建立校本培训新模式.4、形成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和教辅集,物化和共享教学讨论成果.三、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1。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加,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3.研讨性原则。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4。互补性原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5.制造性原则.在法律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四、备课组工作的主要内容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要工作是集体备课。在求真务实的前题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样,要以分析教材、讨论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组织学习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等;沟通、讨论教育及考试信息;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小课题”讨论,促进老师学习和反思。教研组、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仔细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仔细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2、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应将课堂实录,入档学校资料库。3、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