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的剖面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 层的结构特点;2、了解岩石圈的组成;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 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地球的圈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知好学的好习惯;2、正确认识地球结构,树立科学的人地观。教学重点: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2、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教学难点: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讨论中的运用;2、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 新授课;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综合分析法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几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那么,地球这么巨大的一个球体,它的内部,直到地心,又隐藏着哪些秘密呢?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地球的圈层结构.其实,人类对进入地心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封神榜里的土行孙,到 1864 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旅行》,都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伴随着 2024 年美国的科幻片《地心历险记》的情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世界!播放影片(影片中会涉及进入地球内部的方式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观后思考:1.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真的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由很多水晶、钻石等宝石组成吗?学生回答:略2.人类真的可以找到地心入口或乘坐地下飞船到达地心吗?学生回答:略引入目前的科学技术虽然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这半径为 6400km 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那么,既然地下飞船实现不了我们进入地球的愿望,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呢,于是人们想到了许多方法,比如说,通过钻井技术,将地球内部的物质提取出来利用火山爆发,通过火山喷出物来讨论地球的内部组成利用地壳运动,供以下材料:(图片+文字)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1.最深的钻井是不过 12k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 1/5002。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 450km.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 20~30km 物质到地球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