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流程组成:登记 -—>诊断检查 ——〉 CT 定位 -—>器官(靶区)勾画 ——>计划设计(和计划评估)——>计划验证和确认 ——〉治疗(多次)--〉出院 -—〉随访。其中,几个关键的步骤是:1、 诊断检查检查主要是确诊肿瘤,肿瘤早期多数无特别症状和体征,尤其是内脏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十分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及肿瘤系列化讨论的飞速进展,肿瘤的实验室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杂交瘤技术讨论的成功和单克隆抗体工程的崛起,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推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指标。常规实验检查虽然不能诊断肿瘤,但是对于鉴别诊断和决定肿瘤治疗方案是不能缺少的,这些方法有:(1)血、尿、粪常规检查;(2)痰液检查;(3)胸、腹水检查;(4)胃及十二指肠液检查;(5)生化检查;(6)肿瘤标记物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查。这里不对这些常规方法做深化解释,需要提出的是,影像检查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比如 CT/MRI/PET-CT 等。(1)普通 X 线检查:胸部 X 线透视和拍片,方法简便,容易发现肺部肿块,是肺癌诊断不可缺少的基本检查。骨骼、鼻咽和鼻窦的肿瘤诊断也需 x 线检查参考。消化道肿瘤需做胃肠钡剂照影 x 线检查。泌尿道和胆道造影有助于泌尿系肿瘤和胆道肿瘤的诊断.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也离不开 x 线检查。此外,各部位的血管造影也要行 x 线检查。(2)B 型超声检查:能显示人体软组织的形态及活动状态,而且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是肿瘤初筛首选的诊断方法,尤其对肝、胰、胆囊、甲状腺和泌尿生殖系肿瘤颇有诊断价值。(3)放射性核素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 P-32、I—131、Au—198、In—113、Tc-99、Ga—67 等,如用 Au—198 诊断肝癌,可在病灶部位显示出充盈缺损区或占位性病变;用 Ga—67 诊断肺癌,可在病灶处见到浓集的放射性“热区”。但核素检查并非是肿瘤唯一的特异型诊断,因为肝囊肿、肝脓肿也可以出现占位性病变,肺部炎症也可显示出放射性浓集的“热区”。因此,必须与临床其他检查配合,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现在常用 Tc—99 做全身骨显像检查,能早期发现骨转移和原发性骨肿瘤。(4)CT:解剖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高,横断面断层可避开影像的重叠,能够发现早期较小的肿瘤,特别是能够直接显示腹部实质脏器的解剖结构,例如胰腺癌临床诊断十分困难。有了 CT 之后,诊断率可大大提高.(5)MRI:较 CT 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