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贷维护校园安全工作总结为加强校园不良网贷整治力度,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法律规范学生网贷行为,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我在所带班级种积极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校园贷现状及危害性校园贷款或网络借贷表面上称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学生证以及家长的联系方式就可以办理,办理只需要两三分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款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旦不能即使还款就会面临无休止的催款,甚至自己的老师与同学也会受到骚扰.许多学生做出来一些匪夷所思的决定有的甚至选择自杀.选择校园贷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造成损害,甚至是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案例一:借款 800 元,一周利息就要 10% .学生小杨(化名)曾有过一次“难忘"的借贷经历.去年 12 月,他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为了购买装备、充游戏币,三天内他不知不觉就消费了近 800 元.当他取钱充饭卡时才发现银行卡里只剩100 元了,此时,距父母汇生活费还有两周时间。一向“好面子"的小杨便想起了校门口的借贷“小广告"。 小杨说,对方要求他提供学信网登录截图及辅导员和家长的手机号码,签了一份类似借款的协议后,就借到了 800 元。一周后,小杨便开始接到借贷平台的催款电话。 “借钱时没搞明白‘一周 10 个点'是什么意思,他们还骗说还不上可分期还,我当时快崩溃了,哪有钱还。”小杨说,此时他才弄明白,“10 个点"即一周利息 10%,更可恶的是,第二周再不还,就会利滚利。 “那时每天都会接到催债电话,对方还威胁,一周内再不还就打电话给辅导员和家长,找他们要钱。"小杨说,受不了这种惊吓,他只好向父母老实交代,立即把钱还了.案例二:手拿苹果 吃不起饭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的河南大学生欠债自杀的新闻让大二学生林霖“心有戚戚焉”.这几日,除了上课,林霖几乎天天都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一大盒麦片,已经被她吃得见底。这样的生活都是拜她手里那部 iPhone8 所赐.每个月只有 1200 元生活费的她,吃饭成了问题. 网贷消费模式在 00 后大学生中普及,但非理性消费、以贷还贷等现象时有发生,正如林霖所说:“硬生生让自己欠了一屁股债,以前是月光族,现在变成吃土一族.”“因为每个月都在还钱借钱,一来二去到了月底吃不起饭只能吃土啦.”另一位大一女生深有同感. 二、校园贷陷井形式层出不穷 校园贷的形式已从早期的分期购物和现金借贷升级为购买实物就地回收变现。从赤裸裸...